强化物的力量
来源: 发布时间:2015/5/3 15:34:06 点击数:1992
ABA的训练治疗过程中,一直都不断地在强调“强化物”(reinforcer)。渐渐地,大家对强化物的普遍认识就是“孩子喜欢的东西”和“口头表扬加夸张的表情及动作”。
其实“喜欢”(prefer)和“强化物”(reinforcer)之间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一个物件(如食物、玩具、活动等)能被称之为强化物一定会提高它所直接跟随的行为发生的可能性;换句话说,如果某一个物件跟随了某个行为,而那个行为并没有发生变化,那么这个物件并不能被称为强化物。
在我做训练的过程中,不断地在向家长解释这个问题。第一是强化物的重要性:以我们正常人为例来讲,我们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实现某个目的,且根据我们以往的经验,这个行为的目的是有实现的可能性的(不需要100%的可能性)。有的时候我会把话说得更直白些,我们工作很大的一部分动力是来自于赚钱,而钱就是我们持续努力工作的强化物。对于孩子来讲,道理是一样的。例如教孩子模仿拍手,一开始手把手地教孩子拍手(假设孩子已经有拍手的动作能力),马上给M&M,渐渐地,孩子从他的经验里了解了“拍手——M&M”,从而这个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就增加。这个时候,M&M就是强化物;反之,如果孩子的拍手的行为没有增加,说明M&M并没有起到强化物的作用。
插一句题外话:在教孩子模仿的过程中,往往都会遇到的情况是,孩子学了某一个行为,就不断地做,不管有没有人叫他模仿,或者训练师叫他模仿另一个行为。因为这个行为是被加强了的,所以对于孩子来讲“某个特定行为M&M”是一个组合,他为了想要M&M,就会不断重复那个行为,但并没有意识到那是一个模仿行为。对于这种情况,一般再多教几组模仿就能解决。最终把三到四个模仿行为混合到一起,孩子能够准确地模仿每一个行为,一般就不会再出现孩子一直重复一个行为的问题。至于模仿,一定是要教到训练师做一个新的简单动作,孩子可以直接模仿,才算是孩子掌握了模仿的能力。
第二个要跟家长解释的是怎么样去选择强化物。ABA中有系统的方法来选择强化物,但个人认为,在日常训练中,家长也并不需要使用那么严格的方法。首先,强化物一定是孩子喜欢的东西,但一定要牢记孩子喜欢的东西不一定是强化物。其次,挑几样孩子最喜欢的东西出来尝试,在训练过程中观察孩子的反应,一般就能观察到孩子对这个东西的渴求程度。然后通过孩子的学习进展情况去反证所用的东西是不是起到了强化物的效果。再次,一直盯着一个东西用,再喜欢的东西也会渐渐厌倦,所以最好能有几样东西混合着使用。最后,可能的话,让孩子选择他喜欢的东西作为强化物来使用。对于还没有语言且沟通能力不足的孩子来讲,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两样东西放在孩子面前,看孩子会选哪一个。试个四五次,一般来讲就会有结果了。所以,当训练的进展不佳的时候,不仅要查看训练的内容是不是过难;训练的方法是不是有问题;也同时要查看使用的所谓强化物是不是没有起到强化物的效果。
强化物是在所有的训练中都有用到的,但最近的一个小收获让我很体会强化物的力量。新接手的一个男孩子,11岁,语言沟通能力,逻辑能力都很不错。我每一次去的任务其实也很简单,让他读一章阅读,做一些习题,玩一些游戏。所有的这些任务都,对他来讲只是略有难度,但基本在给予极少的指点下,他都可以独立完成。然而,每个星期除了我去的两天,剩下的日子他并不需要去完成这些任务。他可以家里自由地做他喜欢做的事,听音乐,听玩具,看他喜欢看的书。于是,在我去的日子,常常就遇到一系列的行为问题的发生,从口头的大声说“NO”,到拿笔在书上乱画,到扔东西,到砸东西(桌子、椅子、墙和门等),最终到打人。
分析了这系列的行为问题,首先它并没有达到逃避任务的目的,因为每次当他发完脾气之后,他自己都乖乖地坐回到桌子前面把该做的任务做完;其次它也不是为了获得注意力,因为我去工作的整个一个半小时是一对一的,也就是我的全部注意力都在他的身上;再次它也不是为了获得内在刺激,因为他独处的时候没有类似行为。所以这些问题行为主要还是受到某些外在的强化物的正强化的;再进一步分析正强化的可能性:一是他可能享受与长辈的对抗的过程;二是有可能通过这系列的行为来延迟所需完成的任务。
如果一个行为因为正强化而存在的,那么所用的方式就应该是截断当前正强化和行为之间的关系,并且找到其它适当的正强化来跟随适当的行为,从而强化适当的行为。这就涉及到强化物的问题,之前已经和孩子的妈妈讨论过这个问题,一直都没有得出什么有效的结论。孩子喜欢的玩具都比较贵,而对生活中吃用的东西都兴趣缺缺。于是我给孩子妈妈提了一个建议,把玩具的广告剪成拼板的样子,然后借用代币系统,每一次训练孩子的表现良好,拿到足够的代币,就可以换取拼板的一片,等到他换齐了整套拼板,就带他去买那个玩具。孩子妈妈同意了我的建议。下一次去的时候,孩子妈妈跟我说,孩子自己挑了一个喜欢的东西,一种冰激凌,而且是他自己看广告挑的,孩子妈妈跑了三家超市才买到这一种一模一样的。解决了强化物的问题,还有一个问题要做的就是切断原来行为的加强因素。因为没有进行行为功能分析,只能根据观察推断的结果来设计项目:既然行为是被正强化的,不论之前推测的强化原因是不是正确,都可以用忽略的方法来尝试。所以,我要求孩子的妈妈在听到孩子发脾气的时候不要过来帮忙,而我自己是可以完全做到不理孩子的行为的。
在使用上述方法后,第一个训练日,孩子有几次语言的对抗,并且有一次摔书本的行为。针对那个行为,他没有拿到代币,但其它的过程中还是给了他足够的代币,让他在训练结束时去跟妈妈交换冰激凌。第二个训练日,孩子自己积极主动地把平常要做的任务一一完成了,结果训练提前十五分钟就完成,没有行为问题。第三个训练日,慢慢地加入了更多的训练内容,不完全由孩子选择他想做的任务。孩子只有一次在书上把不想做的任务用X划掉了。针对这个行为,教孩子说“我不喜欢这个练习,可以换一个练习吗?”,孩子照说了,然后完成了剩下的练习,并加了一道新的习题来取代他不想做的那个习题,最终还是拿到了代币。第四个训练日,训练内容还是在慢慢增加中,偶尔有一两次语言上的对抗(如,说“NO”),顺利完成全部任务。
这一个例子,是让我体会到强化物的力量的深刻的例子。之前的几个星期,孩子的行为已经激化到打人。孩子和训练师之间的对抗一定会存在,但不能让这种对抗持续。虽然要做的任务他每一次都能完成,但单单只靠忽略他的问题行为并没有能减少他问题行为的发生。另外存在的一个困难是:如果只是给任务,不管孩子的行为怎么样,训练师还可以忽略问题行为,并且坚持所给的指令;但如果是拒绝孩子的要求,就比较麻烦了,这中间可能引起身体上的对抗,要做到忽略就不可能了。我跟朋友开玩笑说,我都快成铁人了,基本上孩子打我几下,我都是目无表情,也不躲,也不闪;不过有一次,有个小孩子拿着电视的遥控器要扔我的时候,我还真动摇了一下,寻思了这回是不是要躲(好在他没有真的扔过来)。服从指令和问题行为其实是一个问题的正负两面:当训练师给了一个指令,孩子的行为如果是服从,那么就没有行为问题的发生;如果是行为问题,那么当然也就不存在服从了。所以,有的时候要解决行为问题,倒不如从加强服从指令的行为尝试起。既然是加强,正加强当然是首先要尝试的,而且必须是所有训练方案的必要组成部分。所以,这个例子很好地告诉我们,当强化物真的有强化效果的时候,应该是解决问题最有效的工具。当然,并不是每一个案例都会那么顺利,那么立竿见影地见效,但至少提醒我们:别忘了强化物!